2021年秋糧機收減損技術指導意見
編輯:趣觀天下 來源:百家號 更新于:2021-9-24 閱讀:
(二)檢查調試
烘干作業(yè)前應對烘干機進行檢查、調試、維修和保養(yǎng),調試合格且所有機械設備空車運轉正常后開始作業(yè)。電機的轉動方向正確、三角帶的松緊程度適當;聲光報警裝置運轉正常,溫度傳感器、熱電偶應校對一次;附屬設備空車連續(xù)正常運轉2小時以上,熱風爐提前烘爐、調試。烘干系統(tǒng)各減速機添加足量的潤滑機油,傳動軸承添加足量的潤滑脂。
連續(xù)式烘干機作業(yè)前應測試谷物水分,設定熱風溫度和排糧轉速。當進機或出機糧食水分較高時,應降低排糧轉數(shù),增加降水幅度,或適當提高熱風溫度,加快降水速度;當進機糧食水分較低或出機糧食水分較低時,應適當提高排糧轉數(shù)或熱風溫度。三級加熱的順流、順逆流、順逆混流烘干機烘干飼料、食品、淀粉用玉米的熱風溫度分別為:140~170℃、110~150℃、110~160℃;橫流式烘干機分別為:90~100℃、70~80℃、80~90℃;混流式烘干機分別為:120~140℃、100~130℃、100~130℃,一級加熱的烘干機應取上述熱風溫度的中、下值,烘干粉質玉米時,熱風溫度應使用下限值或再適當降低。
循環(huán)式烘干機作業(yè)前應校準水分儀和設定熱風溫度,橫流式循環(huán)烘干機烘干粳稻、晚秈稻的熱風溫度分別為:53~58℃、55~60℃;混流式烘干機分別為:55~60℃、60~65℃。
(三)技術要點
1.烘前處理
玉米、稻谷烘干前宜進行初清,含雜率≤2%,稻谷帶芒率不大于15%,不得有泥土、沙石、長莖稈、麻袋繩、聚乙烯膜等雜物。烘干前,需測定谷物的初始含水率,同一批烘干的稻谷、玉米水分不均度應≤3%。當循環(huán)式烘干機進機稻谷水分差大于3%到6%,應先進行冷風循環(huán)干燥到水分差不大于3%時開始干燥;當?shù)竟人植畲笥?%且稻谷水分大于26%,應邊進濕稻谷邊通冷風(自然風)循環(huán)干燥,直到機內稻谷水分差不大于3%且稻谷水分不大于26%時開始干燥,節(jié)省能源且保證稻谷質量。
接收濕糧堆放時,水分差大于3%的應分堆擺放,水分差異大于3%的糧食宜分別進行烘干,且應先烘干大水分、后烘干小水分的糧食。環(huán)境溫度20℃以上的地方,暫存糧堆下應放置地上籠并進行通風。粉質玉米(軟粒型玉米)和硬質玉米(燧石種玉米)應分別暫存、分別干燥。
2.烘干工藝
玉米連續(xù)式烘干機干燥工藝:(1)干燥→緩蘇→冷卻,干燥緩蘇段或換向段應不少于2個,玉米籽粒溫度不超過50℃,最大不超過55℃。當環(huán)境溫度大于25℃、水分大于26%時,收獲后盡量在15小時內進行烘干,水分越大,應越短時間內進行烘干,否則玉米會變質、霉變,降低玉米品質。(2)玉米水分大于32%(種子除外)時,宜采用二次干燥工藝。
上篇:
下篇: